微信扫一扫
———桥西区人社局驻张北和尚庄村工作队帮扶纪实
记者 吕永清 ■通讯员 陈伟 张志斌
深秋的张北和尚庄村,藜麦成熟的喜悦,马铃薯窖开工建设的喧闹,村民住进新房的幸福,驱散着寒意,温暖着村里的每一个人。村民们逢人便说,驻村干部是百姓的贴心人,让他们感受到了脱贫奔小康的甜蜜生活。
今年以来,桥西区人社局驻张北和尚庄村工作队,凭着扶真贫、真扶贫的一股子拼劲儿和干劲儿,让和尚庄这个贫瘠的小山村焕发出了盎然生机。
试种藜麦,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子
金秋,坝上迎来丰收季,和尚庄村的“藜麦试验田”自然成了村民们关注的焦点,他们要看看这个“新玩意”究竟长成了个啥样子。
在一片成熟的红色麦浪里,三名驻村干部与村“两委”干部正撸胳膊、挽袖子,在各自试种的15亩试验田里忙着收割。今年30岁的驻村第一书记韩龙兴奋地告诉记者,当初提出试种藜麦的想法,没有一个村民敢于尝试,大多顾虑重重,一怕长势不好,二怕难以销售,赔了地又折了钱。没办法,为了转变村民观念,也为了给村里农业发展探索一条新路子,他们和村“两委”干部商量决定:由干部带头试种,秋收时让村民们验收“试种成果”。
“我们是张北镇第一个试种藜麦的村子,没想到居然成功了。”韩龙脸上透着欣喜。藜麦的成功试种,更加坚定了他继续发展藜麦产业的决心和信心。
而此时的村民们摸着红彤彤、粒粒饱满的藜麦穗儿,多少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听驻村干部的话。“没想到,藜麦在旱地也能长出来!市场收购价都上10块了,比种莜麦收益强多了,还省工省水。明年我们也想跟着工作队干,让咱的旱地里到处长满红穗穗儿。”
听着村民们发自内心的肯定,韩龙和两位队员深受鼓舞:“等到收割加工后,我们想尝试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为明年推广种植探探路子。”
发展大棚,培育致富带头人
和尚庄村共有耕地2824亩,基本都是旱地,主要以种植甜菜、架豆、土豆、莜麦和胡麻等传统作物为主。全村产业规模小,致富带头人少,致使农业发展缺乏生机。
如何立足传统农业,激活发展动力,让农民的日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有盼头、有奔头?韩龙、梁超和李玉海三名驻村队员开始动起了脑筋:在去年出租的大棚种植上做文章,盘活以大棚为主的架豆产业,让村民享受更多“红利”。
韩龙指着眼前一排排银色的大棚告诉记者:“去年贫困户种植大棚,经济收入一直不太好。”为了使大棚效益最大化,他们采取“抱团发展”的模式,发动群众将74个大棚出租给有能力、懂技术的村民,让他们扛起重任,带头致富,鼓励他们扩大架豆种植规模。“架豆大棚带动了3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短期工和长期工在棚内打工,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抱团发展”不仅凝聚了人心,还使大棚产业焕发了生机:棚内的架豆长势一直良好,致富带头人忙里忙外对接销路,打工村民埋头种植、除草、管理……8月底9月初秋收季节,架豆如期出棚上市,优良的品质深受市场青睐。
“顶着致富带头人的帽子带着大伙儿发展产业,开始心里实在没底儿,之后在驻村干部的不断帮助和鼓励下,才逐渐有了信心。”村干部牛志军乐呵呵地说。
“我相信,村民们跟着工作队干,一定能过上好日子。”村支书董世亮信心十足地说。
“家里种了10亩地,平时干完地里的活,就抽空去大棚里打工帮忙,一天能挣100元,现在的日子好多了。”48岁的贫困户孙秀花对如今的幸福生活充满了感恩。
“为了扩大村集体收入,我们和‘两委’干部还争取到了马铃薯储藏窖项目。项目总投资192万元,共建设16个储藏窖,目前工程已接近完工。储藏窖投入使用后,一切收入归村集体所有,村民可在此打工,装卸,进行日常管理,预计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0多万元。”驻村干部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改善人居环境,让村民日子好起来
行走在村间小道,记者随处可见垒成小山似的红色砖块。梁超告诉记者,这些新砖都是桥西人社局捐赠的,共5万块,刚运进村子没几天。他们打算用来进行村容村貌整治,铺设村巷道路、修缮村内村外的破旧危墙。
顺着梁超手指的方向望去,村民们所住的新居,洁白的塑钢门窗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这些新房是在危房改造中,在村民居住的原址上盖起来的。”
“我们已经住进新房两个多月了,房子亮堂堂的,比旧房不知要好上几百倍。”今年81岁的牛永财是脱贫户,老俩口在旧房里住了五六十年。如今住在宽敞明亮的新房子里,老俩口一个劲儿地夸党的政策好。
60岁的郭珍平也是村里典型的危房户,这几天他家里正在加紧施工,再有十多天就可以入住了。看着眼前正在新盖的三间大房,郭珍平乐呵呵地说:“以前的旧房,墙上全都是开裂的大口子,后墙也坍塌了,夏天屋外下雨屋里漏,别提多糟心了。”现在看着新房一天天的接近完工,郭珍平的心里美滋滋的,天天盼着住上新房,过上好日子。
“自从工作队来了,村里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眼瞅着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和尚庄村村民们幸福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