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当好司法为民的“排头兵”
———记经开区法院老鸦庄法庭
为当事人着想、替当事人分忧、让当事人满意……经开区法院老鸦庄法庭在推动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完善诉非衔接机制、深化基层司法公开等工作中,探索出了基层法庭服务司法的新路径,力求基层矛盾依法、快速、合理解决。今年4月,老鸦庄法庭被省高院授予2017年度“集体一等功”荣誉。
三次分流化繁为简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老鸦庄法庭所辖区域的案件类型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婚姻家庭、人身及财产损害、侵权责任、劳动争议、民间借贷、执行异议类矛盾纠纷日益凸显,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激增。
“2017年以来,我们共受理了民事、行政案件866件(旧存40件),而庭里入额法官只有三名,每人一年起码要办200多件案子,怎样把案件化繁为简、提质提效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老鸦庄法庭庭长任俊介绍。
据了解,为进一步优化诉讼流程,法庭通过案件三次分流,实现速裁提质效。即立案之前,法庭先让调解员介入到案件当中,进行先行调解,实现首次分流;进入立案程序,法庭会根据案件的难易程度科学分案,难的案件交给审判团队处理,简单案件交给速裁团队处理,实现第二次分流;庭审过程中,法庭会把证据交换、无争议事实、争议焦点归纳等庭审要素全部前移到开庭之前进行,从而缩短庭审时间,实现第三次分流。2017年,通过简易程序结案数520件,适用率达60%。
同时, 法庭还强化案件分析研判,创新运用 “调查取证+实地走访+专项研讨”的“三加”工作法,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法律关,多次组织召开民事专业法官会议及发还改判案件专项研讨会议,坚持问题导向,对疑难、复杂案件进行集中讨论,对案件发还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及时总结与提醒,提升案件质效。
把“麻烦事”化解在诉前
案结事了、让群众满意是法庭的最终办案目标。2017年,老鸦庄法庭依托诉前调解和指导调解工作机制,使130余件群众眼里的“麻烦事”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诉前。
辖区姚家房镇一对兄弟,因父母离世未立遗嘱,在房子和土地的继承问题上闹了好多年的矛盾,最终互不让步的二人决定以打官司的方式解决问题。
一切从“听诉”开始,法官温桂宏先让二人把苦水倒完,拉近距离的同时,也了解了案件背景。找准案件症结的他,请来当地村干部和人民调解员一起做工作,还着力做“说话算数”的双方妻子的工作,经过多次调解,二人的火气渐渐平复下来。
2017年5月的一天,双方走进了用圆桌替代对立坐席的家事审判法庭,在平和的氛围里,温桂宏用“折价”的方式,将财产平均分配。“如果简单的把房子一分为二,二人还得同处一院,容易再起矛盾争执,用‘折价’的方式,一人得房补差价,一人多拿钱,相对公平,让人好接受。”多年的办案经历,让温桂宏总结出了不少的“灵招妙计”。
这种家庭、邻里之间产生的矛盾纠纷对于老鸦庄法庭来说不在少数,而法庭通过以“一乡一庭”为平台,陪审员、调解员、乡镇村联络员为辅助,深化诉前调解、法律咨询等职能,不断完善诉非衔接工作机制,有效促进了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
调查真相主持公道
把案件办得又快又好体现了法官的素质,而把案子办成“铁案”则反映了更高的境界。“尊重客观事实,准确适用法律是办所有案子的前提。”任俊说,想把案子办成“铁案”,最重要的就是尊重案子的客观事实,还当事人一个公道。
2017年11月,沈家屯镇某村一户村民雇工挖渗水井,岂料发生土方事故,施工人员被埋致死。
“雇主说受害人是农民,平时打些零工,而受害人的儿子却称父亲生活在城市,在一家企业上班。”任俊在办案时,遇到了棘手问题,双方当事人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证词,且均提供了加盖公章的证明。
由于受害人的居住地及身份将直接影响到赔偿款问题,为了找出事实真相,任俊几天里跑遍受害人生前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企业、物业、街道办、社区、村委会……一一调查取证。
终于,通过巧妙“套话”及证据的进一步核查,任俊查出受害人生活在农村,没有固定职业,赔偿款因此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作为法官要引导好当事人,想办法还原事实真相,因为有的当事人是不懂法不知道怎么说,有的当事人则是故意隐瞒事实。”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让辖区居民能够更好地知法、守法、用法,老鸦庄法庭特别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做好居民的普法工作。目前,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冬奥会筹办等重大发展战略,法庭制作了《关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指南》等普法手册,深入辖区开展培训会,妥善处置征地拆迁中涉及的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纠纷、宅基地流转等新类型案件。
此外,法庭还积极推进信息化巡回审判车的升级改造工作,新增录音录像、网络直播功能,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网络直播,坚持让法官多做事、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跑路,进一步优化假日巡回法庭,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综合性、低成本的司法服务。(记者孙媛 通讯员闫少婷、王仪程、双佳)
自定义html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