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追寻爱与真实的光亮 ——读常新港《尼克代表我》_河北新闻网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燕赵河北 / 正文

0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追寻爱与真实的光亮 ——读常新港《尼克代表我》_河北新闻网

转载 07-21 08:5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佚名 48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崔昕平

常新港为儿童小说《尼克代表我》(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选择的关键词是“寻找”与“丢失”。这种寻找与丢失,不是源于物质,而是朝向精神。诚如张之路的评价:《尼克代表我》就是一个孩子的心灵史,是孩子给父母的抗议信,指向了家庭教育中的某些“习以为常”。

《尼克代表我》,始终写得似幻亦真。作品按照极为现实的生活节奏前行,却时时出现童话般的幻想。在与人的世界,尤其是与家人、师长的交流中遇到障碍时,一条会说话的流浪狗尼克,充当了解开孩子心结的“导师”。这只神奇的狗首先出现在电视报道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于“我”和小伙伴宇航的笃信与寻找中。

作者带着我们,始终在现实与想象间摇摆。会说话的狗在现实世界中,显然是不存在的,应该出自孩子的臆想。然而,作者并不打算让尼克生活在孩子的想象之中。尼克的传奇在老男孩修表店接续,一个活在许多孩子童年记忆中的,在成人看来普通、在儿童看来却无比神秘的“田大爷”,成为连接尼克的纽带。故事不断推动人们提起已被否定的好奇心,形成新的、不确定的预期。这种预期,跑在了叙事节奏之前,超过了故事,让人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中紧紧追随。

作者描写了两次摔跤与现身:孩子来到老男孩修表店寻找尼克,下台阶时摔了一跤,意外看到尼克从他身边跑过。我们会忽然觉得,孩子难不成借助这一摔穿越到了哪个平行世界?之后,再次见到尼克,又是在孩子摔了一跤的时候。这便形成了一种象征——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在孩子摔跟头、陷入困境的时候,多么需要一条像尼克这样的狗,出现在他的生命里,陪伴他、引导他渡过难关。孩子淌着泪对尼克说:“你的眼睛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过的认真望着我的眼睛……”在爸爸妈妈努力挽救亲子关系的过程中,尼克实现了心灵的陪伴,爸爸妈妈也借此,用久违的、被外在的东西遮蔽的亲情,“找回”了他们至亲的孩子。

《尼克代表我》是一个值得玩味的题目,尾声部分,这个题目在吴小小的演讲中点题:“在这座城市里,我认识了一只会说话的流浪狗,它叫尼克。它的所有行为,都可以代表我。”尼克是否存在?当我们纠结于此时,其实仍然囿于严肃的理性思维,就像吴小小所说:“世界上出现的很多事情,大人们都不相信了。”其实,到底有没有尼克并不重要。常新港要指向的是主观的“真”、心灵的“真”。我们能确定的是,有吴小小和尼克,许许多多的吴小小和尼克。作者是在替孩子们讲述他们心中的感受和故事。尼克充当了拯救者,而许许多多像尼克这样的流浪狗也同样亟待被拯救。几乎每一只城市流浪狗的身上,都写满了伤害,这种伤害,来自人类。追根溯源,许多流浪狗与吴小小的病根一样——对生命个体的不尊重。曾看到这样一句话,深以为然:“把一条狗当作自己的家人,很容易,但要把一条狗当作一条狗,很难。”这才是更高形态的爱,是尊重,是给予他或它作为独立个体的自由。《后记》中,常新港的确屡屡使用了“自由”这个词。也许,正如常新港所说:“只有经历过冷暖世界的人,才知道自由的意义。”在我看来,《尼克代表我》满纸都是对“尊重”的呼吁。尊重孩子,就要认可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就要给予孩子应有的自由。

作者在作品中借吴小小发声:“我突然觉得,写成一本书,也不是胡乱写的,写人,要知道人在想什么;写流浪狗,要知道流浪狗在想什么……”尊重孩子,尊重读者,尊重笔下的每个形象,正是常新港作品最动人之处。

 

责任编辑:苏琳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