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美丽河北 人文之美】九河之间_河北新闻网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燕赵河北 / 正文

0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美丽河北 人文之美】九河之间_河北新闻网

转载 2018/07/20 08:01:3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佚名 85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河间府署

海河的水系拥抱着一座古老的城池,由西向东,奔流入海,这座城池就是河间,意为“九河之间”。而历史上的九河,历经千年岁月,多数已经变成“故道”。今天的河间周围已经没有那么多河,更没有那么多水,九水齐啸、奔腾入海的情景只能靠我们去想象了。而九河之间的故事,却永远沉淀在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战国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在河间建赵都军城。北宋时期它是高阳关路的治所。明朝永乐年间设河间卫,包括大同和沈阳中屯卫都寄治河间。历史上,河间曾为侯国,为郡,为府,为州,为卫,为县。但不论是哪种级别的建置,它一直都是河北平原的重镇。

今日河间鸟瞰图

《诗经》与西河大鼓,犹如满汉全席和高粱面贴饼子,似乎无论如何也扯不到一起,但在河间这片土地上它们却和谐共生着。

作为儒家典籍的《诗经》,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曾经的年代,不谈《诗经》就“不够时尚”,正如孔子所说,“不学诗,无以言”。因此,那个年代传递情感,抒发志向,人际交往,甚至外交场合,无不引用“诗”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诗经》最初有鲁、齐、韩、毛四个流派,其中《毛诗》问世最晚,但却流传最广,并逐步取代了其他三家,最后流传下来的只有《毛诗》一家。而辉煌的《毛诗》,其发祥地就是河间,成就这一辉煌事业的就是史称“大毛公”的毛亨、“小毛公”的毛苌和河间献王刘德。河间民间流传着“毛苌寻找福地传授《诗经》”的故事:秦始皇焚书坑儒,劫后余生的毛亨受到惊吓,一病不起,可他怎么甘心把满肚子的《诗经》带进棺材呢!自己无后,于是把侄儿毛苌叫到床前,一字一句地把《诗经》传授给他,并嘱咐说:“我死以后,你带上家人去寻找福地传授《诗经》吧,千万不能让《诗经》失传啊!”说完就死了。毛苌非常聪明,心领神会,强记默诵,一字不差地把毛亨所授内容背了下来。妻子死后,毛苌带上独生女儿,赶着牛车,晓行夜宿,一直向西走去。辗转多地,最终来到河间国北部一个较大的村子里,一打听,人说:“这里叫尊福乡。”毛苌一听乐坏了,就对女儿说:“这就是你爷爷让咱们找的福地啊!”从此落户河间,传授《诗经》,声名远扬。当时的河间献王刘德听说后,立刻把毛苌接去,盛宴款待。席间谈起《诗经》,毛苌口若悬河,不仅诵其诗而且解其意。刘德大悦,马上封他为博士,在河间南部修起一座“日华宫”,让毛苌在此讲学,还在河间北部修起一座“君子馆”,让毛苌在此接待四方学者……《河间县志》收录了这个故事。

这个口口相传的故事和有关史书记载有些出入,其实从鲁国逃到河间避难并落户河间的是毛亨,这也是一些史书把毛亨称为“河间人”的原因。毛亨、毛苌接力传授《诗经》的故事则是真实的,而《毛诗》得以传承下来的另一个关键人物就是河间献王刘德,这也是事实。正因为刘德对于光复儒学的贡献,《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称其“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这使他成为历史上获得“实事求是”评价的第一人。毛亨、毛苌和刘德,三个人机缘巧合在河间交集,成就了《毛诗》传承的千秋伟业。

清朝初年,康熙皇帝南巡驻跸河间,在其所题《河间道中》曾赞叹:“问风略先农桑候,览古欣过礼乐邦。毛氏诠诗真独诣,献王得士本无双。”至于民间传说把河间说成“福地”,毫无疑问这是河间百姓的自豪,民族文化的瑰宝得以在河间发扬光大,河间当然是一片福地。

西河大鼓的主要发源地也在河间,又叫“西河调”“河间大鼓”。作为最大众化的一个曲艺品种,它曾广泛流传于北方城乡,尤其是冀中一带。时光退回到三十年前,冀中地区的老百姓没有听过西河大鼓的不多。西河大鼓既有短篇鼓词,更有长篇大书,《杨家将》《呼家将》《薛家将》即是其传统保留曲目。当年,只要喊一声“说书的来了”,家家户户便奔走相告,孩子们更是来不及吃饭就去占座了。

当夜幕降临,明月东升,大三弦弹起,月牙形铜板敲击出清脆的节奏,成百上千的人屏声静气盯着鼓书艺人,西河大鼓开篇了。终年辛苦劳作的庄稼人可以尽情享受令他们心醉的精神大餐。

时至今日在河间的街巷里,一边是热衷国学的人们,全身心投入地吟诵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而隔壁便是西河大鼓那响亮的鼓点声。

刘完素雕像

不论何种原因,有一点是没有疑问的,张衡和沈景在河间为相期间,都不媚权贵,不枉法纪,不欺百姓。

改进了浑天仪,发明了地动仪,还以卓越的文学成就名列“汉赋四大家”的张衡,更多的是作为科学家、文学家被后人纪念和铭记着。其实他还做过一任河间国相,而且政声被广泛赞誉。

在被收入中学课本的《张衡传》中,有关于河间国相的记载,虽只有七十多个字,但十分生动形象。东汉顺帝永和元年(136年),张衡出任河间国相,此时的河间国王刘政骄奢淫逸,不遵法纪,不守规矩,勾结地方豪强,横行霸道。张衡到任伊始,施政威严,整饬法度,并暗中察明了依附刘政为非作歹的奸党名单,尽数捉拿,震惊了河间国,人们拍手称快。

张衡任河间国相三年后,上书朝廷,请求告老还乡,被顺帝召回任尚书。这一年张衡六十二岁,第二年就去世了。无疑,与河间结缘对于张衡的一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河间人记住了他,历史也记住了他与河间的这段特殊渊源。后来明朝人张溥编印张衡的文集,命名为《张河间集》。该文集以张衡为官地河间命名,足见河间对张衡的非凡意义。

更有意思的是东汉的另一名政治家沈景,也是在东汉永和年间出任河间国相,其时河间国王也是刘政,沈景的主要政绩也是矫正刘政的不法行为。范晔《后汉书》分别记载了张衡和沈景矫正河间王刘政不好行为的相似事迹。不论何种原因,有一点是没有疑问的,张衡和沈景在河间为相期间,都不媚权贵,不枉法纪,不欺百姓。因此,重修河间府衙时,沧州学者李忠智先生撰写了一副对联:治学研经,求维实事追毛贯;为官施政,持必公心效沈张。“毛贯”是毛苌和他的弟子贯长卿,而“沈张”则是指沈景和张衡。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河间国改为瀛州。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北宋置高阳关路安抚使司,治河间,统领瀛州、冀州、沧州、雄州、霸州及永静军、保定军等11座州军,包拯出任高阳关路都部署兼安抚使,知瀛州。

包拯到任后很快发现瀛州的公用经费严重超支,朝廷核准并拨付的费用标准是每年两千贯,所有开支均应列在其中,包拯亲自计算了前任知州三年的支出,平均每年一万一千贯。而包拯到任时,地处宋辽前线的瀛州为准备战事,屯集了许多军队,送往迎来的招待费用也大幅增加,即使精打细算,紧缩开支,每年至少也要六千贯,仍有四千贯的缺口。古代弥补经费不足的办法有两条:一是向百姓摊派,二是官府经商。但包拯觉得这两条都不合理,“况又河朔连岁不稔,水涝未已,民力重困,岂忍过有诛削”。连年灾荒,老百姓的日子已经非常难过了,岂能忍心再增加他们的负担,包拯再三筹划,准备采取新的措施,并直言上疏《论瀛州公用》,开头第一句话就说:“臣昨奉敕就移此住,缘本路久经夏涝,流亡未复。”因为受灾,自己到任时外出逃荒的百姓还没有完全回来,这让包拯心情非常沉重,通篇都是为民情怀,而且语言简明流畅,句句到位,堪称美文。

据记载,包拯到河间上任时间不长,因长子病逝,回家料理丧事,后改任他职,但《论瀛州公用》成为一代名篇,至今仍被吟诵,仍被引用。我们看到的铁面无私、一心为民的“包公”形象,虽然被艺术化了,但包拯的行为事迹,在《论瀛州公用》的文章里,已经真实地镌刻在河间的历史上了。

历史上有用籍贯称呼名人的传统,被世人称为“河间”的河间名人,当推一代名医刘完素“刘河间”,还有一代文宗纪晓岚“纪河间”。从这一称呼中足可窥见,他们和家乡割不断的情缘。

刘完素,字守真,生活在宋末金初,当时的河间是金兵进攻北宋的交战地带,连年战祸,民不聊生。刘完素出身贫寒,父亲因有病没钱医治而身亡。这一切让刘完素立志学医,他在认真研究《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突破医学桎梏,拒绝墨守成规,主张以寒凉攻邪,并最终开创了金元四大家之首的“寒凉派”。

一次刘完素出诊归来,遇到一户人家的产妇因难产而亡,正在发丧,刘完素看到棺材中有血淌出,仔细观察血的颜色,他断定人还没有死,于是恳求开棺救人。打开棺材后,他认真察看病妇面色,细心切脉,然后取出银针,引针入穴,随即产妇苏醒,胎儿顺利产下,丧事变成了喜事,产妇全家磕头谢恩。神医刘河间的知名度也随着“一针救两命”的故事四处传扬。

刘完素一生著述颇丰,如果说上面的故事还只是传说,那么《宣明论方》《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著作,却是中华医学宝库中实实在在的珍贵遗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载刘完素的著作“亦因地因时,各明一义,补前人所未及”。此外,一代名医刘完素曾婉拒朝廷让他做官的命令,一心在民间治病救人,为此,河间的百姓纷纷自发修庙纪念他,至今仍年年祭祀,铭记其悬壶济世、拯救民众远离病痛的善行。

历史上有用籍贯称呼名人的传统,被世人称为“河间”的河间名人,当推一代名医刘完素“刘河间”,还有一代文宗纪晓岚“纪河间”。从这一称呼中足可窥见,他们和家乡割不断的情缘。

纪晓岚和刘完素贫寒的出身不同,他出生于河间望族,和刘完素拒绝为官不同,他官至礼部尚书。清中期有所谓“南袁北纪”两大名士之说,“南袁”乃浙江人袁枚,“北纪”即是纪晓岚。

在家乡百姓口口相传的关于纪晓岚的故事中,有一则叫“庇护乡里”。据传说,袁枚出任河间主考时,以河间双塔为题,出上联“双塔隐隐,七级四面八角”,诸位考生因不会应答只是摇手,袁枚便借此嘲笑纪晓岚故乡河间无能人,纪晓岚笑着说:“诸生摇手即是作答: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两短。只不过你不理解罢了。”袁枚无言以对。这个故事完全符合纪晓岚的性格特点,但十有八九属于“戏说”,乡亲们之所以津津乐道,就在于它体现了纪晓岚对家乡的感情。

纪晓岚在自己的著作《阅微草堂笔记》中多次记述家乡河间一带的故事,具体写到某村某镇或有名有姓之人,足可见他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怀有深深的眷恋。他在《槐西杂志·卷三》中写道:“余乡产枣,北以车运供京师,南随漕舶以贩鬻于诸省。土人多以为恒业。”金丝小枣是沧州的一大特产,“崔庄多枣,动辄成林,俗谓之枣行。”崔庄即是纪晓岚的家乡。在枣行中吃着红枣长大的纪晓岚,一生喜欢红枣,不仅《阅微草堂笔记》中多处写到红枣,甚至还专门写了《食枣杂咏》六首:

八月剥枣时,檐瓦晒红皱。

持此奉嘉宾,为物苦不厚。

岂知备贽谒,兼可登笾豆。

桂子不可食,馨香徒满袖。

这首古诗表达出一代文宗对红枣的颂扬,也透露着他对家乡深沉的挚爱。

走在河间,一不留神就会踩到一个故事“眼”上,有时候,重温一下历史、古人和他们的故事,不无裨益。

以抗战为题材的章回体长篇小说《烈火金钢》曾经掀起过阅读热潮,而这部书的作者刘流便是河间人。史更新、丁尚武、肖飞、猪头小队长、高铁杆……不论是好人还是坏人,书中塑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个个深入人心,一些经典的情节,比如《肖飞买药》,通过评书艺人的传播更是妇孺皆知。《烈火金钢》写的是河间的事吗?乡亲们记得抗战胜利后刘流专门回了趟老家后念祖村,收集了大量的故事素材。这位抗战期间辗转于冀中一带的八路军战士,为艺术创作,眼界绝不会仅仅局限于河间,但书中所描写的小李庄及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故事,却无不折射着作家家乡的影子。

1942年“五一大扫荡”过后,冀中抗战进入最艰难的时期,这年农历六月,就在刘流的家乡后念祖村,八路军任(丘)河(间)大(城)支队与敌人遭遇,在向村外突围的过程中,发生激烈战斗,鲜血染红了村庄,72名烈士倒在刘流的家乡。因此,《烈火金钢》开篇所写“五一大扫荡”过后的残酷情景和史更新从死人堆里站起来的情节绝非虚构。

河间地处冀中平原腹地,当时冀中军区及其所属机关,曾多次驻扎在河间。河间的抗日斗争确实惨烈,日寇惨无人道,暴行累累,仅一次屠杀无辜百姓10人以上的惨案就有六次。1939年的一天,日伪军百余人包围了翟生村,见柴垛就点,见房子就烧,又抓来民夫,挖了一个两间房子大小、两人多深的大坑,把26名无辜的村民推入坑中,先用手榴弹轰炸,后用机枪扫射,再填土踩实,26条生命就这样惨遭杀戮。日寇的暴行激起河间军民更激烈的反抗,县大队、区小队、手枪队、人民自卫团再加上回民支队各显神通,痛歼顽敌。尤其是八路军一二○师开进冀中后,在河间打了一系列漂亮仗,极大地提振了抗日军民的士气,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河间齐会歼灭战,由贺龙师长亲自指挥的这次战役,歼灭日军吉田大队700余人,这是八路军取得平原大量歼敌战斗的一次重要胜利。齐会歼灭战早已彪炳抗日战争的史册。

走在河间,一不留神就会踩到一个故事“眼”上,有时候,重温一下历史、古人和他们的故事,不无裨益。

河间确实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河北地震,河间受灾最重,但右谏议大夫兼瀛州知州李肃之救灾有方,受到神宗皇帝嘉奖,“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亲笔为之撰写《瀛州兴造记》。此外,钩弋夫人握玉而生的故事;隋代著名画家展子虔和至今仍旧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传世之作《游春图》的故事;“瀛州大战”的故事;清代河间建有太平庄行宫,康熙、乾隆出巡,十一次驻跸河间的故事……这些故事哪一个展开来,都是一部长篇大书。如今,河间大地仍然上演着一个个展现时代风采的动人故事,河间人在新时代里继续书写着自己的传奇。(江童燕)(图片由河间市政府办公室提供)

责任编辑:张云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