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勤劳人家早致富——在张北县许家营村_张家口新闻网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本地快讯 / 正文

0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勤劳人家早致富——在张北县许家营村_张家口新闻网

转载 2018/07/02 11:27:0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网络 作者: 61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开栏语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讲好脱贫攻坚的张家口故事,传播好脱贫攻坚的张家口声音,连日来,本报派出多路采访小分队,深入全市具有典型性的贫困村进行蹲点调研,用我们的笔和镜头真实记录我市贫困地区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扎实行动,展现基层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生动画面。今日起,本报特开设“驻村蹲点日记”栏目,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王万亮

  育苗,养殖,联系外出打工……这些天,张北县战海乡许家营村一派繁忙景象。人勤早致富,这里的人们正在用辛勤双手创造幸福、告别贫困。

  李文军:好政策帮我翻了身

  许家营村人都说,李文军赶上好政策了。

  5月24日晚,记者前往村民李文军家菜地。寂静的山野之间,李文军的身影显得有些孤单。他时而俯身察看滴灌管道有无漏水,时而观察土壤的湿度。“晚上浇地效果好,好吸收。”李文军说。今年,他承包了35个蔬菜大棚,为方便夜间浇水、看护,索性把家搬到地头,搭了个不足10平方米的“简易棚”当“卧室”。

  2004年,父母罹患重病,在欠下10多万借款后相继撒手人寰。亲人离世,债务缠身,让李文军几近绝望。

  “10多万的贷款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靠种地还债是没希望了。”那些年他最愁的就是学校开学,每次大儿子上学,他都得想法出去借钱。每逢年关,只要听到院子里有狗的叫声,就会紧张得浑身直打哆嗦,怕债主上门成了心病。“每年累死累活,到头来还得看‘老天爷’脸色,若是遇上年景不好连个籽种、肥料钱都收不回来。”

  2015年,新的扶贫政策犹如一场及时雨,让李文军干涸的心活了起来,他成了率先在村里试种扶贫大棚蔬菜的拓路者。

  “种菜不下辛苦不行。”说起种植大棚,李文军告诉记者,大棚如何搭,籽种怎么放,滴灌怎么操作,每个环节都是一门学问。为掌握大棚种植技术,李文军多次跑到邻村咨询、学习。春种、夏锄、秋收,李文军一直起早贪黑忙碌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当年,李文军的8个大棚实现纯收入2万多元。次年,他又扩大了种植规模,并在河北农大驻村干部的指导下改进了品种,实现了南瓜订单种植,收入随之翻番。

  现在,李文军不仅还清了债务,还通过短期用工、流转土地帮助同村30多人实现了稳定增收。

  冯江:只要肯干就差不了

  “张总,您要的5只兔子明天上午准时送到。”

  “老李,你那儿明天需要几只兔?”

  ……

  5月25日一大早,用过早饭后,冯江开始用手机联系业务,俨然一副生意人模样---多年来遭受疾病折磨的他,终于找到了一条脱贫之道。

  1998年,正值壮年的他因遭受类风湿、腰间盘突出、高血压等病症的折磨,由家里的顶梁柱成了行动不能自理的病号。“走路得有人扶,五月天还穿着棉裤。”病床上的冯江痛苦不堪。

  几经辗转求医,冯江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然而四处求医欠下的外债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加上已年近六旬,已无法从事种地、外出打工等体力劳动。

  “总得干点啥,把欠的钱还上。”病情好转后,冯江不甘心靠救济过活。经多方了解,冯江觉得养兔是个不错的门路,对体力要求低,成本也小,再不济也能挣个零花钱。

  2016年秋,靠着扶贫好政策,冯江养了三只幼兔。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原来养兔真不像他想得那么简单,因喂养不科学引发的发育慢、繁殖率低等问题很快便暴露出来。为此,冯江先后多次到崇礼养殖基地进行学习,及时改进了喂养方法、规范了防疫流程。很快,一只只肉肥味美的兔子便成了菜市场及饭店竞相抢购的“香饽饽”,冯江的养兔产业规模也随之不断壮大起来。2017年,他养的兔达到了400只。

  “只要肯干就一定差不了,决不当别人的累赘。”61岁的冯江为能靠自己双手脱贫感到幸福。

  王前:种地打工两不误

  “一二,一二……”5月26日,一场大风过后,在许家营村蔬菜种植基地,62岁的王前和几个村民一起喊着“号子”扶起被风吹倒的大棚。

  王前是土生土长的许家营村人,一直以务农为生,没学过其他技能,加上年龄偏大了,就断了外出打工的念头。

  2016年,河北农大驻村扶贫工作队帮村里引进了大型农用机械。如今春耕时节,拖拉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40多亩地两天就可以种植完毕,而且翻土更深、播种更均匀。地里活好干了,于是大家纷纷到村里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打工补贴家用。

  “现在有时间了,人也老了,没法出外了,幸好村里有蔬菜大棚。”王前告诉记者,现在他和老伴长期在村里的种植基地打工,搭大棚,倒菜苗,劳动强度不是很大,收入也挺固定。去年两人靠打工一年增收2万多元,“土农民”摇身一变成了挣“薪金”的工人。此外,王前还流转部分地给种植大户,打工之余自己还种了点旱地大田,去年已稳稳地脱了贫。

  “以前逢年过节最多买上二斤肉,现在咱顿顿有肉吃!”谈起当下的好生活,王前感到满满的幸福。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