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一汽集团与“共和国次子”东风集团走得更近了一步。上周五,这两家车企在长春签署“共建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关于一汽与东风合并的言论再次甚嚣尘上。
自2015年起,一汽原董事长竺延风与东风原董事长徐平互换掌门人的位置,业内关于这两家央企合并的猜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在中央已顺利推进南车与北车、宝钢与武钢等企业合并的情况下。对此,东风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回应称,这无法预测,也不便评论。
《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贾可则认为一汽与东风是需要重组的,他发文称,从大方面说,这是为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从小方面说,这是为了一汽和东风能够长久地存在。
不管一汽与东风未来能否“合二为一”,目前这两家在六大汽车集团中无疑是走得最近的,在自主创新方面的合作已是“板上钉钉”,其中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面向技术革命前沿,坚持“自主创新、智能引领、绿色发展、重点突破”的指导方针,大力推进东风与一汽在前瞻共性技术领域的研究。
从目前情况看,一汽和东风在发展自主品牌板块方面优势不明显,在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里,这两家的主力品牌皆未跻身销量排名的前十位。而面对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长安、自主汽车销量来势汹汹的广汽和上汽,以及在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的北汽,一汽和东风选择抱团,加速从智能网联技术、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及轻量化技术等方面突围。
自主是绕不开的战场
2016年,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和广汽六大汽车集团的销量分别是648.9万辆、427.67万辆、314.7万辆、306.34万辆、284.7万辆和165.7万辆,皆交出不错的年终考成绩。其中,上汽首次登上600万辆新台阶,并继续稳坐销量头把交椅。不过,从同比增幅来看,广汽遥遥领先,2016年同比增长27%。
广汽增长迅猛,与其自主品牌传祺快速发展密不可分。2010年底才推出首款车型的传祺,后来者居上,销量从2011年1.7万辆攀升至2016年37.2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超80%,成为国内增速最快的自主品牌。今年1月,在中国汽车乘用车整体销量下滑的环境下,广汽传祺实现首月开门红,全系产品累计销售4.6万辆,同比增长31.4%,其中由GS4和GS8组成的SUV阵容最为畅销。按广汽传祺规划,今年将推出9款新车,将挑战50万辆的销量目标。
上汽的自主品牌正快马加鞭逼近广汽。上汽乘用车公司(含名爵、荣威两大自主品牌)全年销量突破32万辆,同比增长89%,并首次实现全年盈利。2017年,上汽自主品牌销量目标剑指60万辆,试图反超广汽。
2016年,是自主品牌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自主品牌乘用车年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达到1053万辆,多家自主车企跑赢车市大盘和合资车企的增速。国内汽车市场开始出现消费者加价购买自主品牌的情况,而这在此前只会发生在合资品牌身上,对于自主品牌而言是难以实现的事情。近年来,自主品牌车企从供给侧入手,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抓住了SUV和MPV两大风口。制造工艺以及性能逐渐比肩合资品牌车型,配置更加丰富,价格也更亲民,这些因素令自主品牌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随着产品质量稳步提升,逐步建立研发流程、标准和体系等,自主品牌汽车终于在“十三五”规划的元年实力大爆发。
六大汽车集团皆将自主品牌视为“十三五”期间发展的重中之重。2017年,上汽集团整车销量目标冲刺700万辆,并将推出13款自主品牌新车。目前,虽然上汽还未公布2020年整体销量目标,但已宣布2020年要将自主品牌的销量提至100万辆。东风“十三五”时期战略目标之一就是2020年产销规模高质量跨越560万辆,其中东风自主品牌销量剑指300万辆。一汽、长安以及广汽2020年销量目标分别是超过400万辆、450万辆和240万辆,尽管这三家汽车集团将“十三五”销量目标调低于“十二五”的销量目标,但依然看好自主品牌发展前景。其中一汽计划2020年自主品牌突破200万辆,其间共投放18款自主产品,长安和广汽2020年的自主品牌目标销量分别是230万辆和100万辆。北汽2020年销量目标锁定450万辆。北汽董事长徐和谊曾表示,北汽力争2020年自主产销80万辆,其中包括20万辆新能源汽车。与广汽一样,北汽自主品牌在2017年的规划中将冲击50万辆。
继在合资品牌领域激战之后,六大汽车集团不约而同地将越来越多的精力腾挪到自主品牌会战上。
盈利是重要指标
不过,六大汽车集团在自主品牌板块的比拼,不仅是销量规模,更重要的是盈利能力。
六大汽车集团中,单从销量看,长安和东风的自主销量远远跑在前面。2016年,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的总销量达到了128.4万辆,同比增长27.6%,稳居自主品牌销量第一。而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89.6万辆,同比增长14.7%。
尽管如此,长安自主的盈利能力并没有被业内所看好。泰博英思(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汽车行业总监孙木子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认为,长安自主盈利能力较弱,一旦车市整体销量放缓,以及合资品牌发起新一轮反攻,长安汽车自主板块的盈利能力堪忧。此前,长安汽车自主板块多年亏损,直至2015年才扭亏为盈。据长安汽车2016年度业绩预告,该企业去年净利润在102亿元至112亿元之间,同比增长2.48%~12.53%。而第一财经记者综合多方面数据测算,预计长安旗下合资公司长安福特去年为上市公司贡献了九成以上的利润,自主板块对总体利润的贡献依然甚微。
东风销量则由风行、风神、风光以及风度等多个自主品牌贡献,虽然风行有所盈利,但风神等自主品牌多年亏损,东风自主品牌整体的盈利能力也不尽如人意。
“如何通过提升技术含量以及实现品牌向上等方法来提高盈利水平,是六大汽车集团发展自主努力的方向。盈利水平是衡量车企综合实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孙木子谈道,目前六大汽车集团的自主板块大多都是亏损或刚扭亏为盈,而盈利能力表现最好的是广汽传祺。上汽荣威虽在市场开始发力,但上汽自主板块盈利能力尚需提高,其未来走势还有待观望再作判断。
目前,北汽和一汽的自主品牌则依然处于大幅亏损中。其中,受自主拖累,一汽旗下的一汽轿车2016年预计亏损9.45亿~9.7亿元,交出最差的成绩单。
而从一起步时就避开低端市场,在技术、品质、成本以及供应链等方面不断努力的广汽传祺,早已在2013年扭亏实现3.1亿元盈利。广汽传祺内部人士前不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广汽传祺去年利润已超过广汽的合资品牌,成为该汽车集团最赚钱的车企。据广汽2016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32亿元,将同比增长30%~55%,其利润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自主品牌广汽乘用车明星车型销量大幅增长,全年销量同比实现90.66%的增长。广汽正从产品向品牌转变,并将2017年作为“品牌升级年”,其也成为北美车展110年历史上首个进入主馆的中国汽车品牌。
不仅是广汽,东风、长安等汽车集团的自主品牌也纷纷发起“品牌向上”攻坚战。2016年销量达到30.29万辆的东风风行,已开启了2.0时代,持续推出新品以增加竞争力。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谢家胜近日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称,东风风行将通过品牌建设体系化、产品推广品牌化、保客营销系统化,全面加强东风风行品牌建设。东风风神也在加快新车型的推出以及品牌向上的步伐,其中于去年推出中高级轿车东风A9,东风掌门人竺延风对自主品牌发展格外关注,多次为东风风神新车上市站台。东风原董事长徐平此前对东风大自主板块就一直特别重视,竺延风“入主”东风之后,加速推进东风“大自主”战略的发展,并适当改变东风自主品牌原有的产品定位。此前,东风将合资自主品牌启辰从合资企业东风日产剥离独立,以壮大其自主阵营。
汽车市场的竞争正不断加剧。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6年汽车制造业利润增长10.8%,收入增长14%,销售利润率8.3%,2015年以及2014年销售利润率则分别是8.7%和9%。由此可见,尽管汽车销量规模不断扩大,但利润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自主品牌普遍正加快在技术、质量以及品牌等方面练好内功,尽力克服在利润上的“软肋”,迎接与合资品牌新一轮的较量。
核心技术的突破是关键
无论是品牌向上还是盈利提升,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突破点在于技术的掌握。如果说在“十二五”以及“十一五”乃至之前,六大集团军比拼的更多还是合资的品牌实力和市场销量,那么,随着合资品牌之间竞争格局的相对固定,“十三五”乃至以后的时间里,一个集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将更多依赖于自主品牌在核心技术和前瞻趋势领域的竞争力。
无论是从整体销量还是销售结构来看,2016年的市场反应都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六大自主品牌在核心技术实力上的差异。经历了前两年的快速发展,过去一年长安虽然依然保持增长,但是无论是在SUV还是轿车领域都遭遇劲敌,主力车型销量下滑明显。分析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缘于长安旗下新车换代的速度缓慢,也说明了其在自主研发上的瓶颈。北汽虽然号称收购了萨博的技术,但从目前来看,这一收购对于北汽自主品牌在技术上的“滋养”还远远不够,去年北汽主销的几款SUV车型,起步价格都集中在7万元甚至以下的区间,难言有多少品牌溢价。从目前来看,广汽以及上汽自主乘用车是六大集团军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车企。虽然从销售结构上看,广汽传祺的销量过多依赖于SUV车型,GS4以及GS8两款车在销量中占比超过九成,但从价格上看,前者一举在10万~15万元的价格区间站稳了脚跟,替广汽传祺实现了规模的拓展,而在15万元甚至以上的市场,GS8实现了长城H9一直以来试图实现,但一直未能“得逞”的愿望,1月销量接近9500辆,成功地在与韩系现代、起亚的竞争中赢得市场。
“一开始我们是购买国外某品牌的研发平台。”广汽研究院院长王秋景在接受采访时称,广汽传祺在2011年上市的第一款车型传祺GA5,底盘更多用的是菲亚特的原平台技术,不过经过吸收创新,自传祺GS5super之后的车型,就实现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在内的核心部件全部自主研发。在研发上持续10年高投入,广汽终于在GS4车型上迎来了市场爆发。
通过研发吸收,然后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在核心动力和零部件上的突破,广汽10年间走过的道路,上汽乘用车也正在经历。上汽自主品牌荣威和MG一开始也是通过并购和借鉴赢得市场,但这一发展方式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在上汽乘用车曾经推出的多款车型里面,除了荣威550、350以及MG3等三款车型曾在细分市场上创造过一定的“辉煌”时刻之外,其余车型大多表现平淡。
策略的转变,给上汽带来了2016年的良好形势:同比超过八成的增速以及32万辆的销量,让上汽乘用车开始跃居自主品牌第二阵营之中。
上汽自主品牌是六大集团自主中,投入最大的车企。据官方数据,在“十二五”之前,上汽自主品牌总共投入超过450亿元,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两家合资品牌的盈利输血。“自主品牌的前期投入肯定是非常大的,但盈利并不是上汽所看重的,关键是要提升自主品牌的溢价能力和制造能力。与跨国巨头相比,本土汽车品牌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品牌、产品研发能力和全球化程度三个方面。”时任上汽集团执行副总裁、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陈志鑫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
用了10年的时间以及450亿元的投入,上汽自主品牌通过在小排量发动机领域和通用汽车的全面合作,重新梳理全球技术中心和设计中心资源,在上海投入巨资建立全新的研发和设计中心等等,实现了发动机动力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突破,并且在新能源领域实现“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的自主把握。2014年4月上汽乘用车发布全新一代动力总成技术,随着新的动力总成在上汽乘用车旗下车型上的全面搭载,全新动力总成推出以后,上汽自主品牌产品将在2020年实现碳排放减少超20%、动力提升超20%和经济性提升超20%的三大综合目标。与此同时,在外观上,旗下新车也迎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种种改变终于让上汽乘用车开始步入收割期。
“十三五”期间,上汽自主品牌将进一步聚焦新能源和前瞻技术。为支持自主车企发展,上汽集团此前还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150亿元资金,并表示将其中72亿元投入新能源汽车项目。此外,据了解,目前上汽已经在硅谷和以色列设立了投资公司,紧跟国际先进趋势。大手笔的投入试图让上汽乘用车在未来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自定义html广告位